治疗反馈

荷兰的春天来了,我在抑郁里也看到了光

这是我的故事。

荷兰很容易和“抑郁”挂上勾。估计不止是我,很多人都抱怨过:天气,白人饭,学业压力。不会荷兰语,找不到带km的offer,实习不知能不能转正。公司的small talk,根本插不上话,让人想逃跑。总感觉孤单,即使有几个朋友也还是觉得孤单,想回国,又不想回国。太抑郁了。

和朋友聚在一起喝点小酒,做点好吃的中餐,话题总逃不过要吐槽几句,这“该死的荷兰”。抱怨归抱怨,我们还是选择留下来。“致郁荷兰”也不过是吐吐槽。

直到,一年前,我在荷兰确诊为抑郁。

非常痛苦和挣扎的一段时间。我太想一下子“好”起来了,但真的没有一点力气,每天就是绝望的想哭,什么都没法做。

我发现,“抑郁”和“荷兰”不一定有很大的关系,早在来荷兰之前,我就经历过抑郁了。来荷兰,也许是为了逃避,想逃到一个新世界,以为换了外部的环境,自己就会脱胎换骨。现在才明白,这“抑郁”的根早就在心深处生长了。

我希望你的故事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故事,因为真的太痛了。也许你可以在有一些焦虑和担忧的时候,寻求专业的帮助,及时疗愈自己。

我被家庭医生喊停,告诉我立刻马上停止一切工作,必须去看心理医生,定期咨询。我觉得像是领到了一份圣旨,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强撑了。

我开始学着允许自己不坚强,允许自己示弱,允许自己暂停,允许情绪喷涌而出,想哭的时候就哭,想休息的时候就睡觉。没有应该做什么,有时候甚至没有时间的概念。允许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自己的世界里,让自己舒服。

我请了无限期的病假(很庆幸荷兰的体系下,这是被允许的);切断了一部分和家里的联系,只在我想联系的时候回信息。我的世界终于只剩下我自己了。就像吃药一样,我按照咨询的建议,每天坚持出门散步,哪怕只有5分钟;写作,哪怕只有几行字;画画,哪怕只画一朵小花;偶尔跑跑步,哪怕一个月只有一次;偶尔见见朋友,哪怕提前就想离开。累了就睡一会儿,半夜醒来睡不着,就干脆起来,做点当下想做的事情,无所谓是什么。没有评判,只有此刻的我。

真心感谢这段经历,是足以改变我世界的一段经历。以至于,我现在看到身边朋友有心理上的挣扎,都很想马上把心理咨询师抓到他们面前开始咨询。不过,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体验不同,尊重每个人的决定,有些,可能缘分未到。

这段时间,我到底看到了什么?

1. 我看到了自己的伤痛。

每一次的咨询都是大哭,哭到浑身抽泣,哭到大口喘着粗气。我从来没有观照到自己那么多的伤痛。所有的情绪,就像退潮时的巨浪一样,翻起来几米高,从高空狠狠砸下来,拍的人生疼。

那些小时候的黑暗瞬间,逐帧的展现在我的面前。好心疼儿时的那个小孩,那么无助,默默的承受着伤痛,只会把苦往肚子里咽。咽下去,就要重新装作“懂事”的样子。抹掉眼泪,忍着痛继续做个别人眼中的“好孩子”。

我看到一直被自己忽略的伤痕。

2. 我看到了自己的恐惧。

我从来没觉得自己“好”,虽然这并不是别人给我的评价。但无论得到再多褒奖,取得再多的所谓的成就,我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总害怕被挑剔,害怕犯错误,害怕出丑,害怕露怯,害怕负面评价,害怕别人因此不喜欢我。如果没人喜欢我,我就会孤单,我没办法承受这份孤单,要是没人爱我,那我还是什么。

小时候爸爸妈妈总吵架,我害怕自己如果不表现的“乖”一点,他们就会抛弃我。如果我不够“优秀”,他们肯定会离开我,不会爱我。如果他们不爱我,我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我不配存在在这个世界上。

讨别人的喜欢,对我,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我看到自己极度恐惧不被认可。

3. 我看到了自己的能量。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内在小孩”,让我痛哭流涕,又欣喜若狂。当现在的自己和“内在小孩”分离开来,作为成年的自己和小时候的自己对话的时候,我感到一种从心里发出的力量。

我不用被任何人救赎,我可以救我自己。我可以抱抱儿时受伤的自己,我可以给ta鼓励和安慰,我可以告诉他,即使害怕也没关系,我会陪在你身边,当你需要的时候,我会陪着你。我理解在你身上发生的一切,我可以感同身受。你只是个孩子,你没有错,你只是太想要安全感,太想被爱了。

有我在,我会永远在你身边,我会永远爱你。我会永远爱自己。我可以给自己爱,不需要借助任何人。

我看到能量从自己身上生发出来,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

4. 我看到了答案都在自己这里。

我喜欢什么,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能做什么,做这些的意义又是什么?

我想要留在荷兰吗?我想回国吗?

我是因为孤单而恋爱还是因为想恋爱而恋爱?这个人真的适合我吗?我想结婚吗?我想要孩子吗?

我是该读研还是去工作?实习公司到底重不重要?我该不该换个工作?我想做什么工作?挣钱对我有多重要?名利对我意味着什么?

我是买一个奢侈品包还是去旅行?周末宅在家还是约朋友?今晚是点个外卖还是自己做点东西吃?

……

以前我总觉得答案在外面,在远方,要靠吃苦,努力,不断的上进才能获得这个答案,才能提供一张完美的答卷。于是我在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依然咬紧牙关,靠着头脑去一遍遍说服自己。自己一定可以完成,一定可以找到这个答案,再坚持一点点,自己就会找到自己想要的彼岸。到时候就万事大吉了,就可以歇歇了,到了那里就是平静与祥和,也是幸福和快乐。

但,当我完成了一切我需要达到的”目标“时,我却很难感到快乐。只觉得松了一口气。

每一次咨询,都是大哭。因为随着走进自己,看到自己内心,看到那个脆弱的,蜷缩在角落的小孩子,特别心疼自己;也因为每一次走进自己内在去寻找答案,我都特别开心。这种开心是达成任何一种所谓的”成就“所不能比拟的。

渐渐的,我体悟到了,答案在自己内心,根本不在外面。我的内心,就是我的全世界,那里五彩斑斓,充满色彩,堆满了我需要的一切。ta一直被外在的声音,被别人的期待束缚住了。无数次的大声呐喊,但都无法穿透外面这堵厚厚的“城墙”。

现在,我终于知道该如何打破这“城墙”,给ta开一扇门。有时是我走进去,有时我把ta请出来。有时我们聊聊天,有时我只想和ta拥抱,就静静的待一会儿。然后,我就会知道我要怎么做。特别是在我恐惧的时候,我需要进去,需要和ta聊聊我的恐惧,聊聊哪些是事实,哪些只是我的臆想。我以为别人会在意,我以为我不行,我以为我害怕….

我看到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在里面。

我的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这只是开始。

我逐渐发现,我的痛苦和恐惧并不只是我一个人特有的。参加了几次集体的疗愈,每次都会找到相似的感受。互相诉说,就不觉得自己是一座孤岛了。因为自己经历过,分享出来的时候,竟然还会启发鼓励到一些也在挣扎的朋友,这让我感觉自己更有意义了。有时候,也听到别人更伤痛的经历,我也会瞬间觉得自己的渺小,会敬畏人内心的强大,会默默的被他们感动,如果他们都可以挣扎着趟出一条路,为什么我不可以。

每次的集体疗愈,都会让我不再惧怕和陌生人的相处。没错,我是满分的i人,很不喜欢陌生的环境,很不喜欢没有主题的闲聊。但这个场景下的“集体”,更让我觉得是温暖的毛茸茸的。自己会在这里安静下来,不做评判的聆听别人的故事,听他们的诉说,就像在看一部优质的纪录片。每个人的讲述都那么真实,真诚,充满了感受和力量。我也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每次都可以得到回应,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可以给理解的,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团体的力量很神奇,我们最终还是社会性的动物啊。

大学里最让我能感受到连接的一门课,是《电磁场与电磁波》。要感谢我当时的老师,他展示电磁场里面的磁力线,场域,物体之间对彼此磁场干扰的时候,提到了每个人也是带有磁场的,我一下子产生了兴趣。课本里那一行行的线条变得生动起来,因为说出了我的感受。

我也觉得,人是有不同的磁场的,有些会相互吸引,有些没有反应,有些甚至会相互排斥。我们每个人就带着这个场。集体的疗愈,似乎可以激发彼此的磁场,在那个环境,在那个场域里,大家会被在某种程度上调成同频。聚在一起,就会发生震动,大家所在的波动会变的剧烈,自己也会莫名的被这种波裹挟,释放出内心的能量。

上面这些,都是我个人的体验。

是我的故事。

——来自阿乌

*********************************************************************************************************

有知有觉的,我经历并结束了一段长期的心理治疗。“治疗”这词听起来如其名严肃又郑重。但体验过,才发觉这段探索人生的时光其实是相当有滋有味,有泪有爱的感觉。它混乱复杂,但它也重要到颠覆改变了我往后余生的三观。

                          恍如隔世,戏剧梦幻。

它就像是那颗从内打破的鸡蛋,孵出了毛茸茸的鸡宝宝这么一个新生命体,踉踉跄,力量不够重心不稳,常常会摔倒但也会长大。

这个新生命体从我对既有的生活感到迷茫与挣扎的时候就开始萌芽。随着痛苦的不断袭来 ,黑压压的向我扑面而来。我顿觉压抑不能呼吸。我越发无法从既有的生活里感受快乐和满足。火烧火燎,急促不安。来自本能的求生欲终于促使我踏上寻找拯救自我的道路。

                          自我在哪?哪个又是真的我?

我和大家一样在这条铺满了荆棘的道路上历经千辛万苦,哭过疼过,脆弱又不堪,破碎又愈合 ,就这样一点点摸索和前进。那个小小的自我也足够勇敢和幸运,好在最后已经找到她的宝藏,并能够独立继续开启一段又一段的英雄之旅。

                          什么是真幸福?为何我如此干渴?

深夜,我听着身边伴侣早已熟睡的呼吸声,望着孩子天使般的笑脸。我却犹如被流放孤岛,禁不住冒出一次次的拷问:我很不快乐,我很孤独!

来荷兰已经15年了。我就像是长在电车站边上,路边墙角边那棵杂草,根系浅,不起眼,时不时还会有狗尿倾泻下来,但也算野蛮生长。我在物质世界努力拼搏厮杀,和大家一样疯狂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任务,跟着大部队的步伐,赚钱买房结婚生孩子一样都没落下。那个和自己结婚的人是梦寐以求的,孩子也是在自己的期盼之下如愿降临。我没有被迫接受,看起来所有这可以确保幸福的一切都没什么问题。

就在我期待幸福生活可以就此开始时,我却渐渐越发无力越发不满足。我又不断发出拷问:难道我的人生就此这样下去了吗?为何我感到如此干涸不堪?为何我如此暴躁如此想爱却无力爱?曾经的浪漫宣言:三餐四季,一屋三人 。如今却越发让我感觉好无聊和生无可恋。什么才是半夜醒来搅动我心弦而无法入眠的呼喊和渴望?

感受不到生活中的热烈,取而代之的是每天日常的重复和枯燥,感受不到随处可见可触碰的花草树木带给我的连接,感受不到孩子的微笑。我只想逃离只想立刻抛下所有。最好跟陶渊明一样隐居,这种想法在我7岁的时候就有了。对,又是这样的火急火燎。这种感觉很可怕,就是很不对劲又没劲。但我又很想去爱很想活下去。

                           开始咨询

带着这样的挣扎困惑,带着那巨大的毫无知觉的情绪炸弹,带着那犹如黑洞的不甘。我走进咨询室。楚门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又有什么东西会出现呢?是救赎还是潘多拉的盒子要打开了?

好奇,揣测,期待,就像是刚满学龄儿童,穿上新校服 ,踌躇在镜子面前,衣服上的扣子扣了又解,解了又扣上。那是第一天上学的感觉。

可当我第一眼看见我的咨询师,我就已经被她神秘又温柔深邃安定的眼神吸引了。这有些奇怪。现在我明白那就是能量和气场。现在的我也已经具备这样的宝藏。这其实就是人和人穿透恐惧以及种种标准之后的一种深度又具有威慑力的联结。它流动又鲜活。它散发着一股抱持安全并且让我安静下来的能量。它能够熄灭火急火燎。

我一直以来我寻寻觅觅,午夜梦回,抓肝挠肺想要的那个东西就是它。

它已经在那里等我好久了,在我第一眼就认出了。

它就在那里。我需要做的就是拨开迷雾,穿越情绪的雷电暴风层(恐惧愤怒悲伤)。看见不曾被养育者捧在手心的自己,那么渴望被爱却爱而不得时的愤怒和悲伤。看见自己过去三十年跟这个世界,跟内在的感受世界是断联割裂的,也就是说我不曾鲜活地据感受存在过。我的情绪没有被养育者确认承接过。我的重要性未曾被确认过。一直以来我都是听从养育者和他人的标准来过生活的工具人。现在要让工具人复活感受首先得通过释放情绪,以此打开生命动能。

保持呼吸,觉察尊重身体感受,接纳,释放攻击性(维护边界),不断练习拉回因抗拒疼痛逃离的自己。很有意思的这么一段治疗过程。

我看着自已作茧自缚,又看着自己抽丝剥茧,再看着自己化蛹成蝶,蜕变成长,这非常具有生命能动性。

调皮又乖张的情绪非常具有迷惑性。我经常会被绕进去玩一会又绕出来。不过随着玩迷宫的经验值累加,觉知力就会增强,也就能识破层层陷阱和障眼。迷失又看清了,看清又迷失了。直到越来越确定那个真正的它就在那里,然后匍匐向它前进,慢慢靠近它,渐渐成为它。

这么拉扯迂回曲折,同时收获勇气和笃定。
寻找自己,确认自己,爱上自己。
它,独一无二,又无处不在。
它,是鲜活的,安静的。
它,具有源源不断的创造,是自己的能量源头。

                          写在最后的话

我已经成为这样的自己,好云淡风轻的感觉。偶尔雷电风暴还会再次袭来,但我已经拥有能够庇佑的披风,安住,等待风暴退去。

我的生活还是那个三餐四季,一屋三人,清晨的煎蛋依然会粘锅。不同以往的是我对此注入了心的联结和爱的流动。它开始灵动 开始顽皮,跟随着自然的韵律,只是发生只是体验。

尘封已久的生命在苏醒之前,总会经历一段黑暗挣扎和痛楚。那是因为灵魂再也无法忍受狭小困顿,灵魂想要冲破和成长。就好像冬天里冬眠的小动物,按耐不住春天温暖明亮的阳光,在一番躁动不安后醒来了。

这就是我的奇妙经历,复归简单和快乐同时又实现了自我,收获了热爱的这么一段旅程,它没有结束,还会继续四季交替发生变化。

你们的呢?期待你们的故事!

                           文:小苍兰